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连接泵浦的吸入与排出管路皆请使用软管,以避免泵浦震动产生管路的损坏及泄漏。
安装位置注意事项:泵浦需要保持水平,避免在倾斜位子。 泵浦四个脚固定时,请在下方加上橡胶缓冲垫圈减少泵浦震动所造成之影响与损坏。
绝对不能给泵浦施加重量或是悬挂,否则容易造成人身伤害或是设备故障。
安装场所时﹐必须采用适当方式吸收振动﹑进行安装。
(1)安装场所—水平安装﹐避免安装在倾斜的位置上。
(2)安装方位—安装时需注意保持消音器在下方。
(3)安装方法—铝脚件固定时须于下方加垫橡胶垫圈避免泵体和配管因为振动而损坏。
吸入口端的扬程设置距离越近越好,最大距离6m。 流体的吸入口跟排出口可以针对抽料所需分别作方向变更。
建议泵浦接近需要抽取的物料,避免因负压影响泵浦输送流体效率。
配管的选择需考虑适合的管径﹑耐液性和耐压性﹐避免错误选择导致漏液和破损的可能性。
配管时要采用不会因泵的输送工作产生的负压而破裂的管材。
配管时不得采用口径比吸入口口径大的管材﹐管径过大会导致吸力不足而产生输送不顺。
在进行配管时,应先检查或冲洗管材内部,注意绝对不能有切屑﹑胶带的断头﹑垃圾﹑铁锈等进入管道内部﹐否则会导致泵的运行故障。
建议在泵的吸入端加装过滤器或滤网可以减少泵体的损坏进而延长泵的工作寿命。
建议在泵浦的高压进气口上安装空气过滤器、入气调压阀、和注油器,以便供给清洁的空气和润滑油。
润滑油视空压气体品质调整注入量及周期,不宜过量否则油沉积于气室可能造成泵浦运转异常。 (一般情况建议半年保养润滑一次)
流体的吸入口和排出口的朝向可以分别作反向变更。
运行前须再次检查泵体是否安装正确﹐确认固定螺栓是否有锁紧﹐若泵在固定螺栓松动的状态下运行﹐会有导致人身伤害和损伤周围设备的危险。
如果输送的液体引火性强﹐建议使用接地线接地﹐必免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进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和物质损失的可能性。
泵浦需放在稳固的场地或是牢靠的固定在工作平台上,避免震动掉落而产生意外。
吸入端和出口端的配管需要分别固定好﹐泵浦与配管的连接要锁紧无松动。
进行试运转时﹐应该从最低启动压力起逐渐增大供给的空气压力。 在确认泵的运转无异常后﹐再将压力增大至设定的操作压力值。
建议不要长时间空转或输入多余的气压压力﹐避免缩短零件的使用寿命,调整适当的气压输入<建议5 kgf/cm2(Bar)以下>,可避免增加零件之间的摩擦力造成多余的损耗 。
进行运转时建议先调整并固定所需之空气压力输入值﹐当确认运转正常后,再调整出口端的开关球阀,将流量调整至需求数值。
泵浦运转中且内部充满输送之流体时,可关闭出口之开关球阀等使泵浦停止运行﹐这样做并不会造成泵体负载加大而造成危险或损坏﹐但仍建议不要长时间或 无监视人员情况下持续保持这种状态﹐万一管路或泵体意外发
泄露﹐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危险。 要长时间停止泵浦的运转时﹐应该停止气压源的供给并打开出口之开关球阀,将泵体内和管路内的残存压力释放。
当输送之流体本身可有产生沉淀﹑结块之特性时﹐应在停止运转前使用适当溶剂循环清洗并排空,可避免在下一次启动时因沉淀、结块造成泵浦无法正常输送或内部 零件之变形、损坏。
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之前,请先详细阅读产品操作手册。
泵浦在运转中时,绝对不能进行维护、检查及拆卸﹐避免因泄漏、喷溅而发生人身事故。
维护保养前应先关闭气压源的供给,并完全释放泵体内部和管路内的压力后才能进行检查及拆卸。
请采用原厂零组件进行更换,避免因非原厂的零组件﹐造成泵的性能降低、运转不良或其他零件之损坏。
锁固螺丝时﹐应参照不同规格之锁固扭力规范范围﹐未锁紧或过度施力﹐有可能产生泄漏或破裂等问题,进而在泵浦运转中引发事故。
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损伤﹑事故和故障﹐皆不在本公司的保固服务内容。
保固内
本产品自出厂日起,提供18个月原厂保固服务。
客户于购买7日内,如发生产品有非人为因素导致之硬体故障,经本公司确认后,将提供一次免费更换全新产品服务。
保固期间内送修之产品,经检测属原厂品质异常或制造缺陷且无法修复者,将更换为原产品或同等级之良品。
保固期间内送修之产品,经检测属原厂零件品质异常,将免费更换品质异常之零件。
保固期间内送原厂更换耗材,仅收取耗材费用,维修工资给予特别优惠免费。 (产品序号、铭牌须完整可辨别且经原厂判断属于保固期内)
保固服务不包含产品运输所产生之风险,寄送方需承担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风险和损坏责任。
非保固
产品已超出原厂保固期限。
非正常使用或操作方式造成之损坏,例如:摔落、撞击、液体渗入、过载等。
因不可抗力之天灾(如:水灾、火灾、地震、雷击、台风等)所导致之故障或损坏。
使用方式不当、自行改装、未依原厂操作规范进行而导致泵浦损坏或磨损。
输送非适用介质而导致泵浦损坏或故障。
未依原厂建议进行安装、防震、保养与维护,而造成的故障或性能异常。
因外部设备连结错误或不当操作所引起的故障或损坏。
非经原厂授权之第三方进行拆解、改装、维修,或自行更换零件所造成之损害。
使用非原厂之零件而造成泵浦损坏或故障。
产品序号遭涂改、损毁、无法辨识或与购买资料不符。
因液体介质与机件间正常磨耗所导致的损耗不列入保固范围(例如:隔膜、球阀等消耗性零件)。
泵浦空压部件因作动而导致的正常性磨耗不列入保固范围。 (可能因操作压力、使用频率与环境空气品质条件而影响耗损速率)
泵浦设置的环境因素所导致泵浦故障或损坏。 (例如:环境湿度、温度与空压管水气严重等)